Search

[「轉」入一種「化」境,先識後示。]

【書名】:#生命轉化的技藝學
  • Share this:

[「轉」入一種「化」境,先識後示。]

【書名】:#生命轉化的技藝學
【作者】:余德慧
【出版】:心靈工坊

閱讀余德慧老師的著作,從文字裡探索出一個人蘊藏的內在智慧像個宇宙般廣博而深論每個領域的全面學習,但是他表示:「我學了詮釋現象心理學,就是一步一步地去除累積,把累積的、以為存在的東西去除掉;每去掉一步,我的學問就進一步。」

知識,學完再丟掉就能發現另一條路。
修行,也是不斷的在剝掉自以為的對或錯/是與非。
入其非而行其是,入其是而取其非。

是非之間,不斷翻轉的空間,是宇宙給我們利用「覺」的經驗來創造獨特的生命感,因此每個人所生成的自由空間裡,我們必須尊重,這是一種對生命價值的自我保護。

例如他人喜愛的音樂,我們不見得喜歡甚至覺得難聽,但不知他人環境與經驗裡的自我空間,這首音樂擁有他獨有的回憶、情感情義的建立。

運用知覺現象學、生死學、心理學、宗教療癒各種廣納的學問去體會一種看不見的存有,一種對「語言空間」「物的空間」「人文空間」所詮釋的超越性,一種對於「身體技術」的落實。

本著作利用課堂的十五講所作的讀本推薦介紹關於生死的智慧、對小細節的關注、修行的轉化相關資料來描述「身體踐行」。

余老師強調,「道」就是「身體技術」的總和,他認為《老子道德經》裡的宇宙萬物的道太沉重了。(2021.6.17更新:其實就是一種身體融合萬物的一,是沒有衝突的,是生命經驗穿透萬物本質的道。)

也讓我看到修行中,靈性逃避者的現象,對於價值好壞的評價,「不可以毀謗」「不可以批評」「不可以生氣」,他說其實這也是反修行的,因為「怕」所以心有罣礙!因此對於身體情緒的感知著重,也是一種深入修行的過程,他不強調立即跳脫負面情緒,立即轉化,而是體驗到一個「極致」所朝向的另一端而「轉向」。

2021.4.25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癒天使喬Joe|靈魂療癒師 臼井聖火靈氣/溯源療癒:脈輪清理、能量解讀
View all posts